“一带一路”国家电影的展映是上海国际电影节的一面旗幡,带有鲜明的海派特色。它为本地观众提供了一个难得的视窗。“聚焦地球村”是笔者最为关注的展映单元,它的视野自由地伸向伊朗、印度、意大利、德国、泰国和印尼等广袤的欧亚大陆腹地和边缘,如同这些电影中所展现的那样,这是一个相互联系、多元复杂、渴望交流的世界。这些电影虽体量小,但意象庞大,它串起了不同的文明、神话和历史,促进了国家之间跨文化沟通、传播和合作,促使电影节走出传统地域,成为辐射东西、联结南北、具有真正全球影响力的电影盛会。
在开篇时凝视地面,在结尾时仰望天空。这是墨西哥导演阿方索·卡隆在《罗马》中的镜头语言,也是“一带一路”国家影像表达的一个特点。从黎巴嫩的《何以为家》到新加坡的《热带雨》、从蒙古的《再别天堂》到伊朗的《梦中的城堡》等等,这些享誉上影节的小制作,来自不同地域,但创作美学的核心是根植自己所在的乡土,紧扣时代冲突的命题,充满对现实生活的观照,饱含对人物命运的悲悯。在不约而同的现实主义中,本土和异乡、现代和传统、东方和西方、父权和女权等主题相互映照、交汇和离散。电影展开的是一幅幅丝绸古道上的风情画:绵绵不尽的行旅,载着千年的乡愁,怀着交流的渴望,步履不停。
稀缺性:视角、场域和话语
“一带一路”电影的首要吸引力在于稀缺性。因为,除了电影节平台,你很难在商业院线或是网络上目睹其真容。每年上影节,“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申报的电影多达近两千部,其中只有很少一部分能进入展映平台。而且,相关的大部分国家的电影生产均以小成本制作为主,这些电影很少有机会进入商业市场和国际视野。
在此背景下,上影节“一带一路”电影展映对于全球的电影节而言,不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也是一个全新场域。按照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的理论,每一个电影节都是一个“艺术场”,导演的作品必须在专家、同行和艺术机构的评定和认可中,获得合法的艺术话语权。事实上,当下美国奥斯卡和欧洲三大电影节分别代表着电影商业化倾向和艺术化倾向,两者共同构成了全球电影的主流评价场,也奠定了欧美电影的中心地位。上影节“一带一路”电影展映的议程设置,改变了全球电影传播的既有路径,对于打破欧美电影的话语垄断具有深远意义。
这几年,上影节放映的伊朗新片就有10部之多。应该说,伊朗电影在西方电影节上习惯呈现的战争、移民、女性和儿童题材,只是一个侧影。笔者近年来在上影节上看到的伊朗电影,意象更为丰富、灵动和真切。伊朗电影的“诗意现实主义”(导演阿巴斯语)风格,不仅仅是《一次别离》和《樱桃的滋味》。他们的写实主义天赋源自波斯民族的诗歌传统、批判现实的政治运动和伊斯兰宗教意识,三者调和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