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时尚快讯 > 正文

这部电影让人看见,中国人的古典诗心未曾退场

作者:Cherry    2020-10-13 10:03     来源: 未知     
文章摘要
现在还有多少人读诗,尤其是中国古典诗词?导演陈传兴揣着这样的疑问。 10月16日,叶嘉莹唯一授权电影、文学纪录片《掬水月在手》将在全国艺联专线上映。日前,影片在上海举行

  现在还有多少人读诗,尤其是中国古典诗词?导演陈传兴揣着这样的疑问。

  10月16日,叶嘉莹唯一授权电影、文学纪录片《掬水月在手》将在全国艺联专线上映。日前,影片在上海举行了点映场。包括孙甘露在内,许多上海作家齐赴这场大银幕的文学之约,见一见高山仰止的当代诗词大家、“穿裙子的士”。

  映后对谈时,陈传兴忆及电影的缘起,一番话说得曲折。他希望通过叶先生,让今天的人们看到中国诗词的源头以及诗歌中流淌的生命。“只是……如何在今天找到诗词的精灵?”话锋一转,他对观众席上端着手机拍视频的那些年轻人说,“抖音是这一代人的绝句。我期待你们用短视频来表达对诗词的感受,这是我非常微薄的一点信心。”

  讲究古诗词韵律的电影,一次中国电影美学实验

  大门打开,影片开始。这是童年叶嘉莹在北京的居所,察院胡同祖宅,也是导演眼中“记忆的宫殿、存在的居所”。跟随镜头由外而内,观众一层一层地走进四合院,走近叶先生的近百年人生:她生于1924年,长于百年收拢的动荡时代,历经苦难却始终坚韧。晚年,她回归改革开放的中国,持续创作、传承教学,重系一度中断的古典诗词命脉。

  将这样一位学养丰赡的大家搬上大银幕,什么样的影片才能称得上如诗如歌,才能撑得起主人公叶先生的厚重一生?

  如孙甘露所言,这部电影不论叙事架构、视觉呈现、声音设计都堪称佳作,是值得告别大银幕后依然反复品味的电影,因为它根本就遵从了文学的修辞,遵从了古诗词的韵律。

分享到:
Copyright 2014-2020 BASHALADY.COM 版权所有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 赣ICP备12004972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