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时尚快讯 > 正文

易烊千玺的疼痛里升腾出抚慰人心的力量

作者:Cherry    2021-01-13 09:14     来源: 未知     
文章摘要
《送你一朵小红花》是韩延导演生命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三部是还在筹拍中的脑瘫患者题材的《天竺公园》),与前作《滚蛋吧!肿瘤君》根据有真实原型的自传性漫画改编不同的是,

  《送你一朵小红花》是韩延导演“生命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三部是还在筹拍中的脑瘫患者题材的《天竺公园》),与前作《滚蛋吧!肿瘤君》根据有真实原型的自传性漫画改编不同的是,这朵“小红花”纯然来源于虚构,似乎要更“好哭”一些。“生命三部曲”都关注疾病人群,生命之光通过疾病的折射,如同经过了透镜的扭曲、聚焦和成像,从一种乍一听不愿触碰的疼痛里,最终升腾出了对人心净化和抚慰的力量,在一种新鲜的边缘性里放大出普遍的共鸣感。

  “小红花”电影票房和口碑都不错,还引起了广泛讨论,颇有“破圈”意味。究其原因,题材选择和主题开掘策略是一个前提。青春爱情和血缘亲情这些相对常规的题材在疾病伤痛这一透镜的折射下,散发出别样的光泽:生死别离很重,青春有时也很残酷,但从消沉到积极的人生态度转变,让疾病成为了生命可以承受之重,进而升华出“活出自我、抗争宿命”的主题。

  韦一航、马小远两个人物“不打不相识”,彼此温暖的青春成长、相互吐哺的爱情激励构成了影片的核心故事线。“另类”青春的内敛与张扬,爱情的发生发展、死亡给爱情带来的悲剧性,又让这条故事线呈现出丰富感和多样性——不是单一的爱情浪漫剧或青春成长轻喜剧,更不止是疼痛的残酷青春或爱情悲剧。应该说,这条核心故事线并不复杂,前提是“疾病”,也经由“疾病”让故事多彩,甚至还让观众获得了一种选择权与参与感——悲者哭,喜者笑。

  电影采取了充分铺展两个主人公各自家庭的策略,其对于两个家庭的呈现不仅仅是必要的,而且是自觉的。大量具有生活质感和情趣的细节在父子、母子、父女之间建构出来,特别是,父母对病患孩子的哺育与孩子在精神上对父母的反哺,能唤起观众很大的共鸣。如果说,男女主人公之间的故事多少还带有一些“童话”色彩的话,那么加上了家庭,现实主义的气息就浓烈了起来。不仅如此,电影情节由主人公的家庭向外做了进一步的延展,所谓“由己及人”。假发店老板、抗癌人物群像、医院中的父女、乃至一闪而过的更多的“正常人”都让情节更具有记忆点和话题性:假发店的那场聚餐、医院门口的那碗落款是女儿的外卖红烧牛肉面都处理得真挚感人。当然,这样的“三层故事”也会给叙事带来挑战,影片在次序节奏上不够好,剪辑也稍显散乱,原因可能也正在于此。

  题材、主题和情节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影片在类型元素融合使用、类型感和作者性的平衡上做了一些创新。在《送你一朵小红花》里,观众能看到《滚蛋吧!肿瘤君》《山楂树》《抗癌的我》中“向死而生”的爱情悲喜剧的情节模式,也能看到类似《少年的你》中的残酷青春元素,相约上路的公路片段落,抑或《恋空》《情书》《泪光闪闪》等日本纯爱片的审美旨趣,甚至还有《地久天长》这样触及家庭和社会问题的现实厚重感。在这朵“小红花”里,爱情浪漫和残酷青春,喜剧与泪剧并不是简单地拼贴,而是围绕“归去来”般螺旋式上升的模式有机组合在了一起,共同构成了这朵小红花的花瓣:“相遇-追逐-别离”“疏离-融入-独立”互为表里,被疾病戕害的生命在痛苦和失落中,经过“由身入脑”的理性和意志的强制性抗争,再“由脑入心”被唤起情感和心灵的力量,体验到包裹在离别死亡之下的宁静平和。

  与易烊千玺此前主演的《少年的你》相比,《送你一朵小红花》里青春的残酷性不是来源于校园霸凌这样的“人祸”,而是更多由“天灾”意味的疾病造成,残酷的动因是中性的。同样是男女主人公在城市中的漫游,从陌生隔阂到相互取暖,《少年的你》有着内部抱团一致向外的人格化的对抗性,还有着“他人是地狱”般的存在困境;而在《送你一朵小红花》里,“霸凌者”只是非人格的疾病,观众视野范围内并无“坏人”,韦一航、马小远的青春所背负的残酷性并不来源于家庭、学校、社会,而是命运。他们与外部世界虽偶有主观性的迁怒或者客观性的龃龉,但主基调还是和解的,他们自身最终也是平和的。

分享到:
Copyright 2014-2020 BASHALADY.COM 版权所有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 赣ICP备12004972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