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时尚快讯 > 正文

融媒体时代:大众目光洗礼下的历史剧

作者:Cherry    2021-01-13 09:27     来源: 芭莎时尚网     
文章摘要
追剧者通过网络随时参与话题讨论 《大秦赋》台网同播之时,弹幕、微博和短视频平台上的受众互动是迥异于学界讨论的另一番景象。例如在荆轲刺秦王段落,弹幕会出现秦王怎么不绕

  追剧者通过网络随时参与话题讨论

  《大秦赋》台网同播之时,弹幕、微博和短视频平台上的受众互动是迥异于学界讨论的另一番景象。例如在“荆轲刺秦王”段落,弹幕会出现“秦王怎么不绕柱”“原来荆轲是人体描边大师”(网游术语,意指荆轲反复刺不中嬴政);初入秦国的李斯在酒楼兴致勃勃看热闹,被网友称为“秦朝吃瓜群众”,此后李斯在墙上写字引起相邦和秦王注意,又被观众封为“自媒体鼻祖”,该角色饰演者李乃文还在微博回复:“听很多人说李斯小嘴叭叭的,作为大秦最强饶舌,不要和我吵架”;饰演吕不韦的段奕宏哭中带笑的神态极其生动,被网友做成表情包,冲上热搜。

  可以看出,融媒体时代的观演关系已经发生显著转变,在创作者与广大受众虚拟在场、共同狂欢的媒介场域里,一部历史剧始终被强大的横向联想力撕扯着:除了开弹幕看剧之外,对于著名的历史人物或典故桥段,观众可以在视频网站快速浏览同一朝代不同版本影视剧进行比较;判断剧情是贴合历史还是被“魔改”,观众可以信手拈来数字化历史文献,或在弹幕和社交网站上与历史发烧友交流;资深影迷在《长安十二时辰》《庆余年》等剧中发掘出众多低调的“老戏骨配角”,梳理他们从年轻到年老的荧屏形象;《雍正王朝》《甄嬛传》被剪成“白领职场宝典”短视频专辑……融媒体时代,一部历史剧就像被嵌入巨大的信息网中,枝蔓丛生、节点丰富、路径迂回,这里既有历史之纵深,也有当代之连横。作品从独立到互文,观众从凝神到流动,传统的“看剧”发展为一种关联式、批注式和社交化的“传—受”过程。一名“合格”的观众不仅要观看剧情,还要参与相关的公共话题讨论。在这样的传播环境中,什么样的历史剧能禁得住大众目光的洗礼?

  多屏竞争下,“古风景观”的美学水准大幅度提升

  相比历史小说,历史剧的优势是可以活生生展现包含众多美学元素的古典中国形象。但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各种国内外的历史文化图片、纪录片、影视剧等视听文本包围着观众,观众的期待视野和美学素养显著升级,眼光越来越“刁”。更重要的是,沉浸于在线流媒体、移动终端和交互阅读中的受众群体,不仅注重信息质量,更关注信息筛选、呈现方式及阅读体验。他们擅长扫读、跳读,注意力焦点在多个屏幕和文本之间不停跳转,偏好多重信息流动,追求强刺激水平,对单一粗糙的文本忍耐度低。

  在这种立体多维的评比视角和多屏竞争眼球的格局下,缺乏短视频和游戏的传播优势的历史剧,必须发挥博大精深的素材优势和工业制片优势,从服饰妆容到体态气质,从歌舞吟诵到场景道具,从实景到特效,打造更加精美的视听古典美学系统,以便在信息洪流中第一时间赢得观众的好感。应该看到,无论是基于史料还是架空历史,近年来的《琅琊榜》《花千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天盛长歌》《鹤唳华亭》《九州缥缈录》《长安十二时辰》《庆余年》《清平乐》《大秦赋》等作品营造的“古风景观”,的确甩掉了“粗布麻衣”“草率造型”和“五毛特效”的标签,大大抬高了这一大类型剧的标杆。可以说,近十年来,历史剧成为影视公司的试金石,其影像美学水准的进阶代表了整个影视圈工业化水平提升之路,在此过程中也细分出正剧、偶像剧、传奇剧、玄幻剧、穿越剧等多个子类型,观众已经逐步接受了百花齐放的古装荧屏。历史剧不仅在国内市场形成完善的产业链,还跳上了文化出海的大船,展示世界影视行业中独树一帜的传统美学资源,显示我们的文化自信。

  专业化观众“较真”历史细节

  媒体融合带来知识交汇和集体智慧,也赋予了受众更大的媒介权力。观演双方的关系发生改变,观众对作品的主动介入性更加明显。在审美共识的基础上,很多历史剧观众在戏里戏外热衷于对正史或稗史的“考古”:从《大秦赋》中秦军攻打邯郸城的投石机和布阵,到《燕云台》里辽国的双手交叉抱胸问候礼、大婚跨马鞍礼;从《成化十四年》细致描写的古代美食烹饪,到《长安十二时辰》还原的盛唐长安街市,以及虚构角色与历史原型人物的一一对照。观众一边看剧,一边随时跨媒介调取大量背景资料,饶有兴趣地比对、考证、找问题。

分享到:
Copyright 2014-2020 BASHALADY.COM 版权所有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 赣ICP备12004972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