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最具特色的影视剧类型,武侠剧影响深远。自1980年代《射雕英雄传》进入内地,武侠剧佳作叠出,经典IP常拍常新。2005年以来,以《仙剑奇侠传》为代表的仙侠剧兴起,武侠剧逐渐让位于仙侠剧,作品大量减少,影响也不如前。近年仙剑剧套路化严重,动辄帝君帝后,人均战神魔神的设定以及三生三世起步的爱情越来越显虚幻,人们又回忆起了武侠剧的江湖情怀。《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等经典IP被重新翻拍,人们对新的武侠剧IP充满期待。
武打镜头的缩减,不改变“侠文化回归”的事实
《有翡》是否是武侠剧?
武侠剧反映的是中国传统的侠文化精神。“侠”的特征在于善武,但单纯善武并不能称之为侠。重义然诺、“赴士之厄困” (司马迁的《史记·游侠列传》)的侠义精神才是武侠必不可少的内涵。金庸《射雕英雄传》主人公郭靖所说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更是人们公认的侠义精神的写照。合格的武侠剧,首先要传达的就是侠义精神。
《有翡》是否具有武侠剧应有的侠义精神?答案是肯定的。《有翡》以主人公周翡的成长为主线展开。从周翡离开四十八寨展开江湖历险开始,她进入的就是一个充满侠义精神的江湖世界。其外祖父南刀李徵就是这个世界里侠义精神的代表。李徵不仅在乱世之中建立了四十八寨庇护一方百姓,更在江湖上救人无数。正如四十八寨寨训所说:“我辈中人,惩奸除恶,逢天下之危难,救生民于水火,遇江湖之不平,还大义于世间。流芳百代不必,不平误解无妨,但求无愧于天,无愧于地,无愧于己。”李徵为代表的“双刀一剑枯荣手”构成了《有翡》江湖的侠义底色,周翡的江湖之路也因李徵得到了众多英雄的帮助。他们的帮助不仅是对李徵的回馈,更是对侠义的弘扬。说《有翡》是“侠文化的回归”,并非虚言。
那《有翡》又何以会被一些观众认为不能称为武侠剧呢?这就不能不说到剧中武打戏和爱情戏的比重问题。武打是武侠剧的必备元素,但《有翡》的武打场景相对比较简陋。不知是否因为从58集缩减到51集,很多重要的武打场景被剪到只有寥寥几个镜头,甚至一闪而过,有几处切换直接影响了情节的连贯。如周翡救兴南门少主朱晨一段,她刚把刀拔出来,镜头就切换了。还有马叔叛变、周翡雪峰救木小乔等场景,剧中都只给了个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