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新”字,足以涵盖《喜剧大赛》的所有美学精神。题材、手法、格式,你完全无法用旧有、狭小的喜剧框架去界定那些作品——仍有不少媒体报道将它们称为小品,而这是马东在策划时便一票否决的概念。发动所有层面更新的核心原因便在于戏剧的呈现终端,换言之,观众的观剧渠道由正襟危坐的剧场转化为几近人手一块的电子屏幕。为了迎合大众刷手机、刷视频的既有习惯,“屏幕喜剧”这一倚重当代影音与网络技术的喜剧“亚类型”之于传统“舞台喜剧”的概念演化,无疑是革命性的。其主要特征体现于两大方面:
首先是喜剧要素的成型,离不开影像符号的辅助与强化。最直接的应用例如在《透明人》中插入了寓意大数据全面入侵的仿黑客帝国VCR片段;而小景别下的造型呈现更是屏幕影像的独特优势,其涵盖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服装、化妆、道具、演员的微表情与微动作等。诸如在“物件剧”《古德拜地面》中,对于各种迷你尺寸的玩偶及翻页书的画面捕捉,在特写镜头中格外分明,这种聚焦而带有放大意味的影像呈现,对于电子屏幕、尤其是移动端设备而言,是能够通过帮助观众理解剧情而取悦他们的。又如在“刘关张”系列的《水煮“三结义”》中,对于三人的“美颜”妆容与二次元表情,常常给予毫不吝惜的满屏呈现,一言未发已构成十足的笑点。再如《时间都去哪儿了》中,通过摄像机的焦点转移,在近景中分别凸现前后人物的夸张形态。
与此同时,五彩缤纷的“花字”、表情包、影像特效以及分屏升格定帧等剪辑手法,亦构成了一系列不可或缺的喜剧要素。种种代表着流汗、扎心、爆笑的影像符号,配合着相应音效,在点评或是互动环节频频出现。《高铁战士2021》则大胆借鉴了电子游戏界面,从而撑起这个架空的想象空间,当美少女战士与种种车厢不文明行为搏斗时,上方的虚拟血条亦会随之缩减,这种设定的成立,对于有些许电子游戏经验的观众而言,是不会存在任何问题的。而在《先生请出山》剧末的舞蹈阶段,选用了四角压黑的相框视效,从而将这一带着极度玄幻色彩的喜剧部分独立成章出来,真真叫人上头。很难想象,这些剧目能在线下具有同等感官及喜剧效果的展现。
除却上述种种经由影像辅助、表征性的喜剧要素,考察“屏幕喜剧”的本文设置、逻辑推进、表演节奏等内化要素,不难发现其本身亦因应着流媒体属性而发生着整体结构的转化,其又一特征便在于舞台表演的连贯性为影像蒙太奇的连贯性所取代。换言之,戏剧节奏的成型,必须在镜头的切换中得到二次编排,而当代网络观众凭借丰富的观影经验,透过影像叙事、尤其是日常训练而来的短视频叙事法则,去体验流媒体喜剧。毫无疑问,这种前设对于喜剧创作是一种巨大的限制,这亦是《喜剧大赛》机智地选择素描喜剧为基础制作类型的原因。它提供了一种抓住某点反复拆解、不断升级、不断反转的短剧模式,形式结构上恰恰与短视频不谋而合。因而《喜剧大赛》中的几乎每一折“屏幕喜剧”大都在有限时间内,聚集了浓缩再浓缩的剧情、密集再密集的桥段,包袱即抖即出,镜头迅速切换,演员上上下下、观众连呼带喊、气氛阵阵高潮,直观感觉唯爽唯快,造就了一种仿佛站在喜剧与短视频两条赛道交叉口的整体节奏。
喜剧“快消”化:流媒体观众的所得所失
蒙太奇下的压缩与调度,不免令去惯戏院者,很难匹配经验中的舞台空间与时间,恍然这终究是一场配着爆米花的喜剧综艺。毋庸置疑,流媒体+综艺+喜剧,三者抱团成就,已塑造了口碑与市场双重胜利的运营范本。一边厢,观众对于晋级打擂、领笑点评、育成选秀等一整套流媒体喜剧综艺框架,已有了一秒代入的能力;另一边厢,业界亦有了将某些喜剧品类当作快消品运营的觉悟与决心。
值得肯定的一点是,为了营造喜剧快消市场,《脱口秀大会》也好、《喜剧大赛》也罢,各档节目都积极发挥了新媒体的信息传递功能,在做秀之余,进行精要的喜剧类型讲解,形成有效的美学知识输出。在连教带演之下,相信素描、漫才、物件剧等一批原先陌生的剧种已在极短时间内为大众所理解掌握。因而对于观众而言,被笑声喂饱之外,亦是一种接受艺术教育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