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时装 > 潮流 > 正文

匠人与匠心:非遗纪录片的主旋律

作者:Cherry    2022-01-27 09:06     来源: 未知     
文章摘要
作为人类智慧结晶和创造力源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亦是华夏文明得以绵延赓续的重要载体。近期,因制作三季非遗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而饮

  作为人类智慧结晶和创造力源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亦是华夏文明得以绵延赓续的重要载体。近期,因制作三季非遗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而饮誉传媒江湖的某文化公司,又在B站推出名为《非遗传承,少年敢当》的系列纪录短片,片中的年轻主人公或拜师学习花丝镶嵌技艺手工制作中国风饰品,或将戏曲身段和贵州黔北赤水民间绝技独竹漂相结合,或以残疾之躯研习竹编手艺最终制作出精美的竹艺作品。他们将传承与创新结合,以笃定和坚持守护传统,使其从事的古老非遗文化焕发青春活力,从而在年轻人聚集的B站引发了又一波年轻人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

  视觉文化强势崛起的当下纪录片让非遗“被看见”

  自2001年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004年中国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缔约国后,“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在中国迅速热起来。此后十几年间,中国有4000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陆续入选世界、国家或省、市、县级名录,从国家到地方,各种有关保护非遗的活动轰轰烈烈开展,无不激发国人对于民间文化蕴含价值的重新评估与认知。

  当非遗与以“艺术地展现真实”为基本特征的纪录片相结合,不仅催生《寻找手艺》《本草中国》《布衣中国》《茶,一片树叶的故事》等非遗主题媒体纪录片的问世,还有由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原文化部)牵头组织实施的中国节日影像志、中国史诗影像志以及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纪录工程等大型影音文献项目,它们共同构成当代的非遗文化影像志。其中,《我在故宫修文物》《了不起的匠人》成为现象级网红纪录片,产生了较强的社会反响,《大河唱》《书匠》《天工苏作》等则以纪录电影的身姿走进院线。这种结合不仅为纪录片创作增加了一种似乎取之不竭、内蕴丰富的可选题材,也在视觉文化强势崛起的当下,为深藏于都市角落、乡野旮旯的传统技艺、民间风俗、民族艺术等非遗插上飞翔的翅膀,赢得大众尤其是年轻人的关注,也赢得自身传承与发展的可能性。

  去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提出加大非遗传播普及力度,支持加强相关题材纪录片创作。这也同时促使我们思考如何将非遗与纪录片这一文化载体更好地融合,以助力于非遗保护、传承和推广。

延伸阅读:

分享到:
Copyright 2014-2020 BASHALADY.COM 版权所有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 赣ICP备12004972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