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时尚快讯 > 正文

砂器的宿命 宿命的音乐

作者:Cherry    2020-08-07 09:22     来源: 未知     
文章摘要
上海国际电影节做松竹映画100周年单元,我辗转买到《砂之器》,兴冲冲坐进影院夜场,代替父亲来看。如果不是父亲强调,我未必会注意开头那个在水边玩沙的孩子,和大风一吹即倒

  上海国际电影节做“松竹映画100周年”单元,我辗转买到《砂之器》,兴冲冲坐进影院夜场,代替父亲来看。如果不是父亲强调,我未必会注意开头那个在水边玩沙的孩子,和大风一吹即倒的那些沙子做的器具,因为这个细节等于一开始就把凶手以及他的整个命运展现在了我们面前——孤独的孩子,靠个人奋斗努力成了器,却是砂之器,一吹即毁。

  当然,电影行进到三分之一,才会暗示我们,一老一少两位警探苦苦寻觅的凶手,他们一开始就在火车上邂逅了,即外形风流倜傥、内心复杂苦涩的天才作曲家和贺英良。65岁的死者身份无解,如果没有那么拼命的两位执著于真相的警探,这案件应该会成为冷案、死案,而凶手也可能拥有“美好”人生。这说明,凶手与被害人的关联弱到“完美犯罪”极有可能实现,另一方面,这也提醒我们,世上还有另一种成器的人,他们为了某种超乎己身利益的坚定信念,可以付出极大的、持久的耐心和努力,这种人不是“砂之器”。

  这扣人心弦的故事不只有导演野村芳太郎的功劳,松本清张的“社会派推理”对历史及当时环境的书写力度,还有黑泽明的御用编剧桥本忍和擅长写普通平民日常生活的导演山田洋次参与编剧,想必这两位大师在挖掘复杂人性及为警探们增添喜感方面,花了不少心思。

  随着案情反转,我们和警探们一起震惊地发现,被误会成流浪汉的死者,竟然是有口皆碑的退休乡警,对所有罪犯和弱者都心怀善意,这样的人不可能有仇敌。英良为什么要杀死这样一个人?电影后半截一直在解这个悬念。英良为自己设计的命运是怎样的呢?通过努力,发挥音乐上的才能,出名之后,跟官二代白富美谈恋爱,在其高官父亲的赞助下,潜心创作心中酝酿已久的钢琴协奏曲《宿命》,接下来呢?或许飞黄腾达,或许他看不清楚。看到最后,我相信英良若不被捕,或许会陷入长久的灵感枯竭期,因为创作的灵感源泉往往是爱与恨,那个让他爱恨纠结的宿命之源,他从生活里逃避了,又放进音乐里升华了,他的任务完成了。

  英良懂得什么是爱吗?显然,他不爱那位大家闺秀,她旁观他作曲的那场戏里,她手中抚弄的那只猫,也许是隔阂的象征,家猫美丽,人可以豢养,可以把玩,却无法了解,从未吃过苦的阳光少女,不会懂自己未婚夫用音乐与之搏杀的“宿命”是什么。他用拖延婚期来掩饰恐惧,逃避他必然无爱的家庭生活,他不相信幸福,他也不爱那个可以为他做一切甚至掩盖罪行的高级应召女郎。怀揣着身世秘密的英良,从底层女子那里能获取的温暖会更贴心,更真实,但他是最不可能娶她的人。她腹中的孩子不只是阻挡他前程的累赘,而且会逼迫他面对他不敢建立的亲子关系,对他来说,这个孩子,是未出生的恶魔,必须杀死。不爱自己父亲的男人是迷失的,逃避父子宿命,也将逃避自己的人生。

分享到:
Copyright 2014-2020 BASHALADY.COM 版权所有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 赣ICP备12004972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