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以我国的冬奥会传统优势项目短道速滑为主要表现对象,生动刻画了中国短道速滑兴起至今三十多年的风雨历程,讲述了“北冰南展”的战略背景下,短道速滑小将陈冕凭借不灭的热爱和强大的意志,从初创青岛队的转项运动员到国家队队员,最终站上冬奥会赛场的励志故事。该剧以这些年轻运动员的蝶变为缩影,构建了新时代运动健儿的成长图景,从三代速滑人的体育梦想出发,点亮了体育逐梦人前进道路上的光芒。
虽然《超越》以陈冕为线索,但是电视剧的创作初衷并不是聚焦某个单独的个体。电视剧在横向方面以年轻的陈冕为线索,串起了初创的南方省市运动队各具特点的运动员和教练员、冰雪产业参与者、政府机构、老牌北方强队、社会各界人士,全景式地展现冰雪运动在祖国各地蓬勃发展的图景;在纵向方面采用了双时空叙事,加深故事的命运感、厚重感,串起了陈冕父辈们的体育人生。
一方面,《超越》回望过去,聚焦中国短道速滑兴起的20世纪80年代,展现了第一代短道速滑人用汗水与意志不断超越自我,在艰苦条件下奋勇拼搏、自强不息,为国出征的动人情怀;另一方面,它着眼当代,描绘了以陈冕为代表的年轻运动员抱着对短道速滑的热爱,身负为国争光的崇高使命,燃情逐梦、不忘初心的青春精神。通过展现三代运动员与教练员之间不同境遇、不同信念的碰撞,电视剧让两个时空交叉叙事、相互映衬,形成对比和映照。汇聚到当下,已成长为教练员的80年代运动员和新一代的运动员经历了拼搏与成长、奉献与传承,最终完成了接力,共同携手朝着人生新目标进发。
用真实的力量还原并致敬英雄和时代
《超越》关注的短道速滑项目危险刺激,速度快且竞技性强,动作难度大,对演员要求高,拍摄难度更高。为了能真实呈现这段厚重的历史和运动员们的艰辛拼搏,创作团队确立了“还原真实”的影像视觉基调,摈弃所有炫技式、肉眼不可见的微观镜头、高速镜头和夸张的特技动作,从表演到影像都尽力还原真实的质感。
在拍摄前期的准备上,张晓波介绍:“在表演上,我们聘请了专业的国家级教练员、运动员作为顾问和滑冰指导,提前对演员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冰上训练,所有主演均能自主完成初级的短道速滑冰上和陆地技术动作;聘请超过70名省队、市队级短道运动员参与演出,真实地完成所有技术动作和专业情节。”
在后期拍摄上,为了最终呈现出毫不夸张做作、高度真实又富有代入感的影像风格,《超越》力求画面和光影的真实质感。以运动员和观众肉眼的视角为基础,广泛地采用中景、全景镜头和跟拍镜头,精心研究选择拍摄方式,谨慎克制地使用酷炫的新技术。
在人物妆造和美术置景上,团队也竭力延续“还原真实”。不仅搜集和参考了大量历史视频、纪实图像和新闻报道,1比1地还原仿制了多套训练服,每个场景中的海报横幅、奖状奖牌也均有出处和依据,设置专人负责查验细节事实。
此外,《超越》每集结尾都有对短道速滑相关人士的真实采访。例如在第一集末尾,就出现了第一中国短道的“老人”,用真实动情的讲述再现了中国短道速滑事业摸着石头过河的年代。那些来时的路上,中国短道速滑人用坚忍的意志抵御物质环境的艰苦,用让对手惊叹的训练量赢得世界的尊重,从不在乎一人身兼数职的艰难,更不计较一支钢笔、一本笔记本的成绩奖励。
在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研究员刘黎明看来,“每集片尾这一特别的环节设置显著拓展和升华了剧情内涵主旨,通过相关人士的亲身讲述,用真实、生动的话语加深了观众对短道速滑运动的理解,了解更多运动员不同的人生轨迹和价值选择。这些真实的采访与片中的剧情相互呼应,让剧中的人物形象更加鲜活,精神主旨更加可触、可感、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