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比伦》本质是一个穿越故事,古巴比伦的王子公主穿越到了21世纪的重庆,介质是女主人公少年时代的一本日记。这是网络小说中非常成熟的类型——穿书。存在于古巴比伦的王子公主有各自原本的生活经历,日记中想象的王子公主有日记作者的强制设定,穿越到当下的王子公主逐渐生长出新的独立思想。这种多层嵌套的叙事模式普遍存在于“游戏化向度”的网络小说。借用研究者的说法,这种嵌套可以视作游戏中的“副本”,每个副本都有各自独立的“世界设定”。戏剧冲突的焦点或者说根本,在于主人公的肉身无法同时存在于每一个副本之中。由此,选择停留在哪一个世界,便成为情感和价值的关键性表达。
相较于《巴比伦》对叙事框架的整体借鉴,《美味》则更多地在局部使用网络小说常见的叙事手法,比如“戏中戏”。以演艺圈从业者为主人公的网络小说,常常会详细叙述拍摄电影或真人秀的内容和过程,由此出现大量的“戏中戏”。《美味》中夏梦是视频公司副总,姜山木是影视剧副导演,这样的职业设定使得“戏中戏”能够很自然地融入剧情之中。只不过网络小说中的“戏中戏”多是为了映射主人公的情感发展或过往经历,《美味》则更倾向于“官方吐槽”——借夏总之口批评当下言情剧的陈词滥调。
讨论两部剧集与网络小说的亲缘关系,并非想说网络小说的创作手法更“高级”,而是这种亲缘关系凸显了网络内容生产中分众的重要性。在某种程度上,两部剧集对观众是有要求的,要求不在鉴赏力而在于“前文本”的储备:只有对“玛丽苏”和言情套路比较熟悉的观众,才能接得住剧集抛出来的“梗”;观众接住了“梗”,剧集再实施反转,由此反讽和批评的效果才能完整实现。正因如此,目标在于最大公约数的传统电视台无法为这样的剧集提供足够的生存空间,只有在趣缘部落分布清晰明确的网络世界,《巴比伦》《美味》才能在最短的时间与自己的目标受众形成双向选择。二者的成功同样证明,影视剧对网络小说的资源利用,远不止购买版权一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