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藁城在哪?藁城的“藁”字由何而来?藁城的历史文化有哪些?藁城如何应对此次疫情?记者通过采访,告诉你一个鲜为人知的藁城。
商代考古发现 创下七个世界之最
藁城的“藁”字念作“gao”(第三声),它是河北省石家庄市的一个区,面积836平方公里,人口80多万。原来是一个县级市,2014年9月,石家庄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撤销县级市,设立藁城区,是河北省首个财政收入突破百亿的县(市、区)。
藁城,古时称肥累,高城、稾城等。约3400年前,即公元前1400年商代中期,“朵氏”部落即在此劳动生息。
从石家庄市区沿307国道向东,出东三环后没多久就到了藁城区岗上镇台西村。台西村北边有一片土台子,这个被当地人称之为“土疙瘩”的土堆,看似虽不太起眼,但它就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藁城台西商代遗址。
上世纪60年代,台西村村民在农作挖土积肥的时候,不时会挖出来一些青铜器,这引起了考古部门的注意。1973年,当时的河北省文管处组成考古队,对此进行发掘,发现房屋遗址14座,出土文物有陶器、石器、青铜器等3000多件。
“更让世人震惊的是,这次发掘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铁器、铁矿渣、酒曲实物等七项‘世界之最’。”米志科说,经文物部门鉴定,这片遗址为商代中期文化遗存,从所处地理位置、范围大小及文化内容看,藁城台西称得上商代北方一重镇,应该是商王朝畿内的一个重要都邑,是目前石家庄境内发现并确认的最早的城垣遗址。
《藁城县志》中记录了藁城的建制改革:西汉时,始置稾城县,属真定国。北齐初,改稾城县为高城县,隋开皇复名稾城县。元代,改“稾”为“藁”,遂称藁城县。
“藁城的‘藁’,本义是指多年生草本植物,现在这个字不太常用,大家看起来也有些陌生。它其实是‘稿’的‘异体字’。”米志科说,我们说的草稿,其实就是从藁引申而来。藁是草,草稿就是理不清的野草,乱乱的。
根据《古代汉语词典》,“藁”有两个兄弟,一个是“槀”(上高下木),如今变上下结构为左右结构,写作枯槁的“槁”;一个是“稾”(上高下禾),同样是上下变左右,写作稿件的“稿”。
由此,我们便能知道“藁”字有过多种含义:一个指枯槁,一个指禾秆,如“今又盛寒,马无藁草。”(《资治通鉴》),还有一个是指书写的稿件,如《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便说屈原写了“草藁”(草稿)。
因为一碗宫面 记住一座城
2021年的开端,藁城这座小城面临着从未有过的严峻考验。
从1月2日出现疫情以来,有很多网友为藁城打气。“武汉热干面挺过来了,北京炸酱面挺过来了,成都担担面挺过来了,藁城宫面也一定行!”这是在网上流传很广的一句话。
藁城是宫灯、宫面、宫酒“三宫”文化的发源地,特别是源于隋唐的宫面,是独具藁城地方特点的传统风味食品。在明朝时期,藁城一带的面食艺人就以精于制作挂面而驰名燕赵之地。
清光绪年间,地方官吏曾以此进贡皇宫,列为宫廷佳品,因此而得名“宫面”。至民国时期,宫面还曾出口朝鲜,并受到政府颁发的“国光银牌”嘉奖。
在宫面非遗传人严成敏看来,藁城地处华北平原腹地,肥沃的土地、适宜的气候、充沛的降水、足量的日照,孕育出一种面筋和蛋白质含量极高的强筋麦。这成为宫面生产的先决条件。
宫面制作过程中,面粉、盐、水的比例没有统一标准,需根据多年经验来定。做了半辈子面的严成敏,早已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