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文注释,按一般通则,名物、典故等,当然得往上追根溯源,这样方能说明来历,让人领会词语本来含义及事物原初的情景。但我们也常常有这样的感受,有时在古诗文注释中,读到一些得自《诗经》甚至《易经》等遥远古籍的引证,可对理解眼前的文字,帮助并不显著,依然看不出该字句或典故真正切实意思,这就有些无可奈何。
读钱锺书先生的《宋诗选注》,我居然见到一些注释,取材后于诗词的年份甚至时代,大感惊异。不往更上走,可以理解,可从后代取材,注释前朝,不曾想到,不敢想。举个例子,宋代思想家李觏,写了一首不错的诗《乡思》:
人言落日是天涯,
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
碧山还被暮云遮。
诗意虽然易懂,但内涵略微曲折。对最后一句,钱锺书加有一注。他先举了范仲淹《苏幕遮》词中:“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及欧阳修《踏莎行》词里“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等名句,认为这是一种写法,即“天涯虽远,而想望中的人物更远……”另一种写法,是想望中的人物虽近,却比天涯还远。他举的例证,却是后于宋朝的元代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混江龙”中的曲子:“隔花阴,人远天涯近。”
王禹偁是宋代的有名诗人。他有一首《村行》,前面四句是这样的:
马穿山径菊初黄,
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
数峰无语立斜阳。
诗中的“数峰无语”让钱锺书下了一不短的注释:“按逻辑说来,‘反’包含先有‘正’,否定命题总预先假设着肯定命题。诗人常常运用这个道理。”这话怎么说:“山峰本来是不能语而‘无语’的,王禹偁说它们‘无语’或如龚自珍《己亥杂诗》说:‘送我摇鞭竟东去,此山不语看中原’,并不违反事实;但是同时也仿佛表示它们原先能语、有语、欲语而此刻忽然‘无语’。这样,‘数峰无语’、‘此山不语’才不是一句不消说得的废话。”也就是说,说山峰“无语”,含着它原本是“能语”的基本逻辑。其实,在我们了解的修辞手法中,将这一招称为“拟人”,把并不能言的山峰,想象比拟“它”如人一般能思可言。有趣的是,钱锺书在给此诗注释时,用的是远远后于宋朝的清代大家龚自珍的诗句为证。因为龚自珍的诗句,恰好与王禹偁的用法有一致的地方。
宋代吕南公,写了一首《勿愿寿》的诗。其中有诉说穷苦人晚年可怜情状的诗句:
西家老人晓稼穑,
白发空多缺衣食。
儿孱妻病盆甑乾,
静卧藜床冷无席。
下面注释,居然有这么几句:“从《西游记》第四十四回所谓不是‘长寿’而是‘长受罪’这个新角度去写。”《西游记》中,唐僧一行路过的车迟国,有妖魔作怪,让一批僧人怎么也死不了,只能给它们辛苦劳作。孙悟空打趣说:“你却造化,天赐汝等长寿哩!”那些僧人说:“老爷呀,你少了一个字,是‘长受罪’哩!”“长寿”“长受”,取其谐音。钱锺书熟读旧小说,此时感觉吕南公诗中描述情形,正与这部明代小说中僧人回答孙悟空的话相合,便立即拉出来作注,实在不仅是打破时空还能够别开生面。
宋人孔平仲有《霁夜》一诗,前面两句:“寂历帘栊深夜明,摇廻清梦戍墙铃。”钱锺书在此下注:“城墙上看守人摇的铃;古代守夜不但‘击柝’,而且‘鸣铎’,《西游记》第五十二回所说:‘又有些该班坐夜的,涤涤托托,梆铃齐响。’”再次拿明代的《西游记》来为宋诗作注。
苏轼在宋代,是文坛领袖。他不仅诗词书画,造诣深厚,引领群伦,尚能开疆拓土,独领风骚。譬如钱锺书说他:“在风格上的大特色是比喻的丰富、新鲜和贴切,而且在他的诗里还看得到宋代讲究散文的人所谓‘博喻’……”这“博喻”为何?前朝各代似乎少有,钱锺书干脆拉个晚于宋朝的外国人来相较:“或者西洋人所称道的莎士比亚式的比喻”,即“一连串把五花八门的形象来表达一件事物的一个方面或一种状态。”这样解读似乎还不够充分,钱锺书还有一比:“这种描写和衬托的方法仿佛是采用了旧小说里讲的‘车轮战法,接一连二的搞得那件事物应接不暇,本相毕现,降服在诗人的笔下。’”苏轼的这种艺术表达手段,后世作品中,因为说书者为吸引人的需要,旧章回小说中运用颇多,所以用此举证;外国作品中,刚好现成是人们概括莎士比亚式的特色手法,也就不管时间后于宋朝,空间远隔千山万水,顺手牵来,为中国大诗人助一臂之力。
宋人曾几在一首诗中有句:“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钱锺书在注释中,首先征引了唐人刘媛《长门怨》中的句子:“雨滴梧桐秋夜长,愁心和雨断昭阳;泪痕不学君恩断,拭却千行更万行。”借以说明曾几诗句的意味。还进一步说:“元人白仁甫的‘梧桐雨’第四折后半折尤其把这种情景描写个畅。”也就是说,元代人的曲子,最能够表现这句宋诗的情景,所以就拉它上来印证一下。
宋人江端友的诗集已经失传,可是钱锺书还是从当时人笔记、诗话中,寻出刻画官场丑态的一首《牛酥行》选入。“牛酥”应该是一种点心。该诗详细叙述了一位官员,为了巴结当朝皇帝宠幸的太监梁师成,亲自煎制出“牛酥百斤”,“倍道奔驰”送去家里。不料看门人不屑地说,前面有人不仅早早送来,还比你送的多几倍;还有送来的用漂亮华彩的漆桶装着。你这东西不仅少,还只是拿青纸包了一下。此官员感到羞惭,想着争取“努力明年趁头市”。
钱锺书选中此诗,是因为“所讽刺的事情也好像前人诗里没写过。”在注释中,钱锺书有这样一节:“这两首诗可以和宗臣《宗子相集》卷七《报刘一丈》、李伯元《官场现形记》三编卷二十五《买古董借径谒权门》合看,分别揭露了宋、明、清三代权贵们纳贿的丑态和不同方式。”宗臣是一位明代学者,他的这篇《报刘一丈》也很有名,内中对当时官场形态进行了犀利刻画,文章还被选入有名选本《古文观止》;李伯元是清代作家,长篇小说《官场现形记》是他创作的一部著名的讽刺作品。为了给宋代一首诗注释,钱锺书从后世的明、清两代,各列出一篇(部)作品举证。大约因为这种风习连绵不绝,后代可以证实前朝所为。